| 设为主页 | 保存桌面 | 手机版 | 二维码
159

润联生命科学(深圳)有限公司

饮料食品杀菌,杀菌消毒产品以及相关技术支持

网站公告
润联生命科学 生态消毒专家,致力解决食品饮料、宠粮、水处理、面包烘焙行业微生物超标问题,纯进口产品,食品级杀菌抑菌,符合欧盟食品安全认证,详细请咨询 18922830052 郭经理
动态分类
  • 暂无分类
联系方式
  • 联系人:郭经理
  • 电话:
  • 邮件:
  • 手机:
站内搜索
 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» 公司动态 » 果汁饮料酵母菌反复污染,导致成品二次污染 影响口感风味怎么办
公司动态
果汁饮料酵母菌反复污染,导致成品二次污染 影响口感风味怎么办
发布时间:2025-03-26  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54        返回列表
 含乳饮料营养丰富,适合酵母菌生长。生产过程中可能需要低温处理,但如果温度控制不当,或者设备清洁不彻底,残留的乳糖和蛋白质会成为酵母菌的营养源。另外,含乳饮料的包装材料如果灭菌不彻底,也可能引入污染,导致成品抽检菌落总数超标。

 

 

根据GB 19302-2010,发酵乳中酵母菌需严格限值,但低温环境(5℃)仍无法完全抑制假丝酵母生长

含乳饮料微生物污染关键环节

原料污染:乳糖残留于设备死角,滋生酵母菌(某乳企管道检测菌落>40%)

低温局限性:冷藏仅延缓繁殖,无法根除污染

包装二次污染:瓶盖消毒不彻底导致灌装后菌群反弹

含乳饮料食品厂采用季铵盐、臭氧和紫外线消毒时存在显著局限性: 

1. 季铵盐:虽然低毒、无腐蚀性且操作便捷,但对酵母菌灭活率不足30%,且易受乳脂、糖分等物干扰(消毒效率下降60%-80%),残留需大量冲洗(GB 2760标准限制<1mg/kg),无法满足高污染环境的持续抑菌需求。 

2. 臭氧:虽能高效杀灭霉菌和病毒,但高浓度臭氧(>0.1ppm)需停机通风4-6小时,影响生产连续性;湿度>60%时杀菌效率下降40%,且可能生成溴酸盐(WHO限值0.01ppm),对不锈钢管道和密封圈存在腐蚀风险(需定期更换设备部件)。 

3. 紫外线:对灌装机螺纹、传送带底部等三维盲区覆盖率仅38.7%,且254nm紫外线在湿度>80%时可能引发微生物光复活(如黑曲霉活性恢复47.3%),需频繁更换灯管(寿命5000-8000小时)并定期检测强度,维护成本高。 

寻求新消毒方式的必要性: 

现有方法难以平衡杀菌效率、环境适应性与安全性:例如,乳制品车间的高湿度(70%-90%)会削弱臭氧和紫外线效能,而季铵盐无法穿透生物膜(如管道内壁残留乳蛋白);同时,化学残留风险(季铵盐、溴酸盐)和光复活问题可能引发二次污染因此,需采用食品级过氧化氢银离子等新型技术,其优势包括: 

 

• 穿透性:雾化颗粒可深入设备缝隙,灭活率达99.999%; 

• 安全性:分解为水和氧气,无残留,兼容316L不锈钢(腐蚀率<0.5%); 

• 稳定性:基本不受PH值和温湿度影响,0-95°仍旧稳定发挥作用,适合冷链环境(4℃)。 

此类技术可突破传统消毒的空间限制与化学风险,保障含乳饮料生产的微生物控制需求。

针对乳品饮料大罐以及CIP管道的生物膜和微生物污染问题,诺福-适用于各类食品企业的CIP/SIP消毒,系统性提供高效、安全、操作简单的消毒灭菌方案,

诺福 食品管道 CIP

诺福去除铜绿、生物膜






📞 技术专线:郭工 189-2283-0052,解决您的酵母菌困扰!

诺福采用的复合型过氧化氢配方,能够通过氧化作用破坏微生物的细胞壁、细胞膜和蛋白质等结构,从而达到高效杀菌的目的。同时,诺福还能在大罐和管道内壁形成一层保护膜,抑制微生物的滋生,实现长效抑菌。诺福食品级杀菌剂对乳品中主要致病菌的杀灭率

 

 

蜡样芽孢杆菌:≥99.999%(GB 29921-2021限量≤10² CFU/mL);

沙门氏菌:99.999%(标准要求不得检出);

金黄色葡萄球菌:≥99.999%(限量≤10² CFU/mL)。

生物膜清除:对乳品管道内壁生物膜清除率>95%、铜绿杀灭率100%,从源头阻断二次污染。

针对乳品饮料无菌灌装车间的空气微生物控制,诺安心ACC系列设备长效24小时维持无菌环境

 

微信图片_20250325111357


微信图片_20250325111346
微信图片_20250325111346
 

优化整条生产线的消毒杀菌工艺。产品保质期大幅度延长

数据验证:某乳企应用后,酵母菌超标率大幅度降低,抽检合格率

 

保持无菌状态可以确保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不受微生物污染,从而保证产品的口感、风味和营养成分的稳定性。